航空兵长途徒步野营拉练
记得是1970年冬季,我们空24师按照上级部署,遵照毛泽东主席全军是否利用冬季进行长途野营训练,实行官兵团结、军民团结的批示精神,进行了徒步长途野营拉练。动员会后,部队立即行动,封存了飞机、汽车等大型武器装备。不管是飞行员、地勤人员、后勤人员、机关人员一律身背背包、水壶、挎包、干粮袋,随身携带武器弹药,全副武装,开始徒步千里野营拉练。同志们风趣的说:我们是空军变陆军、航空兵成了步兵。本次徒步野营拉练队伍从遵化机场捣药口出发,途经遵化、丰润、迁西、宽城、兴隆等五县地界,路过潘家峪、沙石峪、王国番合作社、喜峰口、马兰峪等著名村镇, 最后回到原驻地,行程数千里。部队每天徒步行走40到50公里。到了住地,睡在老乡家里的土炕上,用老乡的锅灶烧水做饭,和他们亲密无间。同志们不顾一天的行军疲乏,帮助老乡担水,扫院子等。老百姓说,又看到老八路回来了。
部队行至潘家峪村,天异常的冷,滴水成冰,我们坐在大坑旁的空的上,脚冻得生疼,聆听老乡诉说日本鬼子的滔天罪行: 潘家峪是河北省丰润县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也是日军“扫荡” 的重点地区。1941年1月25日晚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1500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群众用愤怒的沉默回答敌人。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富有革命传统的潘家峪人民用血肉之躯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其中妇女儿童650余人,所有财物被抢夺一空,被烧毁的房屋有1100多间。这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的又一铁证,时刻警示我们及后人“ 警钟长鸣,勿忘国 耻”。
沙石峪,山连山,当代愚公换新天。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歌词。沙石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挖山不止的愚公精神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大学校”。曾激励了无数中华儿女和海内外友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曾多次陪同外国朋友从北京乘飞机到遵化机场着陆,在机场转乘汽车去沙石峪。一次,周恩来总理陪同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参观沙石峪,就是在遵化机场起飞线的水泥小桌上共进午餐后去沙石峪的。
喜峰口 位于迁西县与宽城县接壤处。是燕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是古长城的一部分,周围是一片低山丘陵,地形突兀,交通困难,喜峰口关处,左右高崖对峙,地形险要,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当地一位50多岁的大婶告诉我们:1933年1月初,日军侵占山海关,热河吃紧,平津危急。3月10凌晨,以宋哲元为总指挥的29军的三十七师赵登禹、王治邦、佟泽光三个旅赶到,赵登禹率队在喜峰口附近与日军展开肉搏战,他们手提大刀,杀声震天,痛歼睡梦中的日军。据《中国共产党迁西县历史》记载,从3月9日至3月13日的喜峰口血战中,歼灭日军4000余人。29军大刀队的神勇使得全国振奋,”著名音乐家麦新受喜峰口血战鼓舞,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在全国流传很广。
马兰峪群山环抱,有股皇家灵气,是清东陵所在地,乾隆帝、慈喜太后均葬在这里。震惊全国的东陵大盗就发生在这里。清皇陵园历经沧桑,数次被盗窃抢劫,一些建筑物油漆脱落,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景象。不过,当时也看到一些建筑工人正在进行局部修善。
千里野营拉练,进行了战史、村史、厂史、家史教育,继承和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帮助修理农机具,给群众看病治病,出现了许许多多好人好事。既进行野营训练,又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福利。培养了部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密切了军民关系。
野营拉练喜峰口留念 前排从右至左:胡寿根、沈卫国、靳发运、陈永涛、黄谱根、高守仁 后排从右至左:许庆芳、竺培江、田保仁、宋长套、王常耀、赵万堂、龙振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