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标题:

纪念中国空军第一位战斗英雄    

发表时间:

2010-7-1 15:09:28 更新时间: 2010-7-12 10:46:14  更新者: 张振福

关键词:

纪念空军英雄    
作者: 律信   [这是对本篇第 4061 次阅读] 阅读评论

        纪念中国空军第一位战斗英雄

   几个月前,我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副司令员林虎同志撰文纪念中国空军第一位战斗英雄——李汉同志,字里行间洋溢着战友间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为空军建设呕心沥血的奉献精神和为保卫祖国领空的献身的精神。他们创造了无数个第一,第一个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个击落击伤敌机,第一个试飞穿云图、复杂气象,第一个飞夜间简单气象,第一个飞夜间复杂气象。。。。。。,他们用鲜血甚至是生命为空军建设铺平了道路,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深深为之感动,我们不能忘记空军的先辈们。他们是我党优秀的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在党的生日之际,回忆空军的先辈们是很有意义的。现将该文转载如下,共同感悟空军的建军史。

         
          纪念第一个打下敌机的英雄
                      原空军副司令员林虎    
                         2009年11月10日

战场雄鹰。

  在抗美援朝空战中,李汉首开击落美机的纪录,为人民空军战史写下光辉一页。空军原副司令员林虎在李汉击落美机46年后曾撰写文章,既有对老战友的怀念,又有对空军建设的关心。下面是原文:

                  初战告捷 振奋全军

  李汉在抗美援朝的空战中,不负党和人民的期望,率队空战,首开击落强敌的纪录,为国家建立了殊勋,为人民空军的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今天回忆那关系全局的战斗,仍使人激动不已!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陆军入朝作战时,人民空军成立才刚满周岁,能参战的飞机不足200架,飞行员是突击训练出来的。李汉和他并肩战斗的战友们的总飞行时间都在100小时左右,在喷气战斗机上才飞了二十几个小时,在技术上还远没有达到参战的水平。特别是人民空军上自最高指挥员,下至战斗员,都没有空战经验,空战怎么个打法心中无数。而作战的对手美国空军,建军已有30余年的历史,已经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主要军事力量。美军在朝鲜战场投入了1100余架作战飞机,飞行员也大部分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在喷气战斗机上也都飞过了100多小时。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是十分悬殊的,但这并没有动摇人民空军战胜强敌的信心。

  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荣历史。毛泽东同志说过:“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在这个军队中成长起来的干部都具有横刀立马、藐视强敌的英雄气概。1950年底,打好第一仗的光荣任务,落到了歼击航空兵×师10团28大队的肩上。李汉是大队长,他和他的7个战友都是来自陆军的年轻的优秀干部,他们都是共产党员,都经历过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的锻炼。接到命令,他们欢呼雀跃,壮怀激烈。在机场上、飞机前,他们庄严宣誓:坚决打好第一仗,以战斗的胜利回答祖国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1951年1月21日,李汉率队升空,在朝鲜清川江上空,他迅速巧妙地抓住战机,采用奇袭战术,一举击伤敌机一架。初战告捷,全军欢腾。

  相隔8天后,李汉率7架飞机与16架敌机展开空战。他一马当先,冲到一架敌机尾后,3炮齐射,当即把它击落;接着,他在战友的掩护下,又击伤一架逃窜的敌机。9天内,两战两捷,重创强敌,自己无一损伤,这是中国人创造的空战史上又一光辉战例。

  两次空战胜利的政治意义远远超过军事意义,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和全军指战员的胜利信心,极大地震惊了敌人。李汉和他的战友们的战斗实践证明,美国的空军同它的陆军一样,是可以被打败的,年幼的人民空军是能够打仗的,是有战斗力的。初战胜利是取得更大胜利的开端。美国空军惊呼:“一夜之间,在朝鲜上空出现了强悍的中国空军,美国空军面临严重的挑战。”在严酷的战场上,在骄横的强敌面前,李汉经受住了考验,他英勇无畏,机智灵活,不愧为中国空军英雄,不愧为优秀的指挥员。

                  志在腾飞 刻苦钻研

  我和李汉相识,是在1946年烽火连天的东北。他和一些同志,从延安出发,历经艰苦跋涉,到了牡丹江,加入了初创的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后称东北老航校)。我们已经在航校的同志,热烈欢迎来自革命圣地的战友。李汉给我的初始印象是英俊豪爽,真诚待人。我们很快成了至交,并一起当了飞行学员。随着我们之间相知日深,我也进一步了解到李汉在1938年14岁时,就在他家乡河北唐县入了党,还在华北联合大学读过书,1944年到延安后,又在自然科学院学过航空理论。

  我庆幸自己结识了一位有学识的战友,他会帮助我闯过掌握复杂的航空技术这一难关的。航校当时所处的环境是十分艰苦的。国民党军队正大举进攻我东北根据地,我主力暂时退守松花江北。牡丹江、佳木斯一带地区,本是我东北后方,但也极不安定,溃散的日伪军和“座山雕”一类的土匪,数量还相当多,他们经常进行破坏捣乱和各种恐怖活动。由于国民党飞机不断骚扰牡丹江机场,航校于1946年冬部分转移到东安。战争使城镇房屋遭到严重破坏,航校只能挤住在经过简易修复的原日军营房内。

  东北的冬季是严酷的,气温经常在零下30多度,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取暖设备是“憋里气”煤炉,但煤的供应很少,房间内常常像一个冰窟。当时伙食也很差,主食是玉米粥和窝窝头,还不能吃饱。就在这种条件下,航校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为来年开始飞行训练作准备。机务人员要把残破的飞机修复,后勤人员要到各地民间收集散落的汽油和航材,我们飞行学员就是要攻克航空理论关。当时我们大多数人只有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的文化程度,而要掌握航空理论,在数学、物理和语文知识方面,至少应达到初中水平。

  为了在4个月内突破这道难关,学员们的学习情形真是到了废寝忘食、悬梁刺股的地步。李汉文化程度高,于是他就成了我们热心的小教员。他自己也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仍是非常刻苦地学习。为了扎实地学透记牢飞机的系统结构,他分别绘制了多份飞机的汽油、操纵和电路系统图。他在那冰冷的房间里,聚精会神地绘图,又忍不住时常地跺跺脚,向手上哈哈气,绘图笔从僵硬的手中不时滑到地上……那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他心灵手巧,做什么像什么。飞行教官要求我们人人做一个木质小飞机模型,我削了很久也不成样子,李汉却用了几天工夫,削刻了几架既精巧又逼真的小模型分给我们。

  还记得在航校驻地的广场上,停放着几架待修的飞机,在没有暴风雪、月朗星稀的夜晚,李汉常约我到飞机座舱里去练习飞行动作。我们分别爬进前后舱,轮流着一个讲,一个做:对正跑道、松开刹车、加油门、保持方向、起飞……不过20分钟,嘴唇冻僵了,手套粘在驾驶杆上,脚趾疼得像钳子在夹……只得爬出座舱,在雪地上跳一会,跑一阵,再上去练。看着那些闪着荧光的神秘的仪表,闻着那种特殊的混合机油味,想象着未来翱翔在蓝天……我们的心是昂奋的。开始飞行了,李汉是进步最快的,他第一个放了单飞。后来从我们班40个人中选6个人去飞战斗机,我们又一起成了战斗机飞行员。

  两年后,当我听到李汉率领的28大队作为空军的先锋开赴前线时,我毫不怀疑李汉会成为人民空军第一个战斗英雄。因为我深知他有高昂的战斗意志,忘我的献身精神,娴熟的飞行技术,机智的应变能力。

                  穿云破雾 再立新功

  空军的活动舞台在天空。天空浩瀚无际,气象万千,它有晴朗无云、目穷千里的一般气象,也有乌云翻滚、雨雪交加的复杂气象。能否在各种复杂气象条件下驾驶飞机完成任务,是衡量飞行员技术水平和部队战斗力的基本标准。在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期间,空军部队还没有来得及训练复杂气象飞行技术,作战行动受到了很大限制。有的部队还因为在执行任务时,天气突然恶化,不能在机场降落,造成多起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

  1953年初,空军决定开展复杂气象训练。在东北,空军领导把突破复杂气象技术难关的任务交给了李汉和我。当时李汉在中朝人民联合空军司令部任技术检查主任,我在东北空军司令部任技术检查主任。4月,我们在沈阳东塔机场组织了复杂气象训练班,参加训练的是从各部队抽调来的飞行技术好的中队以上干部。复杂气象条件下怎么飞?怎样组织这种训练?当时没有任何系统的理论资料,只能从各个方面搜集到一些零星的报道。我们请的外国专家,也没有喷气式高速飞机的飞行经验,他们不能向我们提供理论指导。但是,理论问题不解决,飞行就无从下手。这是我们要闯的第一关。

  这个关也只能由李汉去闯,因为在理论上,特别是在数学计算上,我是不行的。我俩进行了分工,他作理论准备,我组织飞行员在一般气象条件下进行仪表飞行。所谓复杂气象飞行,就是在云中和有限能见度条件下的飞行,不见天、不见地,在一片迷蒙混沌中,只能按照各种飞行仪表的指示操纵飞机。所以,飞行员必须很好地掌握仪表飞行技术,才能进行复杂气象飞行。十几个日日夜夜,我们看到李汉或伏案攻读,或拉尺计算,或奋笔疾书,或与人商讨,全副精力都投入了攻关。

  终于,他整理出了一份比较全面系统的“昼间复杂气象飞行技术训练方法”的材料,它包括了对复杂气象飞行技术的认识,对气象条件的掌握,地面导航设备的布置,飞行练习的分类,几种穿云起降的方法,特殊情况的处置等等。专家和飞行员们一致称赞这个材料,认为它给我们训练指明了一条路,可以迈步走了。我们要闯的第二关是通过试验性飞行,检验理论,积累经验。李汉和我先后在雅克—11和米格—15教练机上,进行了云中感觉、雨天有限能见度、穿越浓积云、爬升穿过9000米高度的云、空中飞机结冰、编队穿云、穿云图起降等探索性飞行,闯过了许多终生难忘的险关。

  李汉和我飞过两次最危险的穿云图。第一次是由于缺乏经验,我们把导航台放到了跑道中间的一侧(正确位置应放在跑道一端1000米至4000米),当飞机对正导航台,从500米高的云层中穿了出来后,因高度太高,根本无法着陆,我们只好复飞,采用在云下目视机场,建立着陆航线。但就在这时,天色突然变暗,像进入了黑夜,机场上空下起了暴雨,雨点打到飞机上哗哗地震响,座舱玻璃变得雾朦朦,向前怎么也看不出去。这时我的耳机里传来了李汉的声音(他在飞机的后舱):“嘿嘿,老天爷要考验咱们了!”我回答说:“它这一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时向下看,还可以模模糊糊看到地标。由于我们以往在飞行时,注意熟悉机场周围的地标与机场的关系位置,就靠这一手,我们找到了跑道,冲过雨幕,安全着陆了。地面的同志都为我们的安全捏了一把汗。

  另一次,我们在计算穿云图时,忽略了空中风的影响。当我们从800米高的云层中穿出来时,向四周一看,大吃一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我们正飞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两边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在穿云下降的时候,如果向一边偏出几百米去,我们俩就要粉身碎骨了。我们又向前平飞了6分多钟,才远远地看到了机场。这次飞行之后,对于空中的风,我们就牢牢地记在心中了。试验性飞行结束之后,我们俩又分别带飞培养教员,有了教员,就开始了全班的复杂气象训练。这时,李汉主要担任塔台指挥员,严密细致地组织训练。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训练,为部队培养了20名喷气式歼击机的昼间复杂气象飞行教员,保证了飞行安全。训练班结束后,又由李汉执笔写了总结报告,详细、全面地总结了训练经验。1953年8月李汉奉命到航空兵×师帮助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全师开展了复杂气象训练。后来他担任另一个航空兵师师长时,又很快地带领部队展开了复杂气象和夜航训练。

  训练班总结的经验,在全空军的训练中发挥了作用。1953年11月30日出版的《人民空军》杂志刊登了两篇文章,一篇报道了复杂气象训练班的训练情况,一篇评论,号召学习李汉同志努力钻研和掌握技术的精神。

  和李汉共事,使我进一步感受到他在工作上很强的组织才能,在技术上顽强钻研和创新的精神,在危险面前沉着勇敢的品质。

  1997年9月1日,李汉因患癌症不治,溘然长逝。临终留言:“我感谢党,没有党,没有我李汉。”闻悉哀讯,我心情十分沉重,忆及与李汉相处相知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李汉的一生给了我这样的启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当你撒手人寰诀别尘世时,能使你无愧无憾,心灵得到安慰的,不是你曾享受过什么,而是你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不是你终生风平浪静,一帆风顺,而是你忠于理想、奋斗不息。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但瑕不掩瑜,过不抵功。我们要学习英雄的光辉业绩,吸取他们挫折的教训,使一代胜过一代。 (林虎) (图文由空军政治部宣传部提供)

 

  
 
评论(共 4 篇):

  评论者: 张振福

发表时间:2010-7-12 10:46:14

   

 

英雄事迹,万古流芳!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0-7-11 19:23:49

   

 

人民功臣,不可忘记。   

   

  评论者: 党伟荣

发表时间:2010-7-11 17:02:15

   

 

李汉是战友们心目中敬仰的英雄,他的英雄业迹也是部队刻苦钻研掌握技术的精神财富...   

   

  评论者: 郭俊

发表时间:2010-7-11 13:53:08

   

 

值得敬仰,英雄李汉.   

   
   

共 4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2 14:01:36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