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三季度中,我们就提醒投资者,本轮行情绝不是超跌反弹那么简单。A股市场在三季度震荡向上之后,四季度首个交易日便大涨迎来“开门红”。紧接着,上证指数连续跨越2700点、2800点、2900点的整数关口。虽然在各机构四季度策略中,“震荡”依旧成为出现最多的字眼,但此时的“震荡”已经不再是之前的“震荡”。我们认为,该到了考虑行情演绎性质的时候了,至少A股已经具备启动牛市的五大基础。
国内宏观经济企稳见底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11.9%,二季度GDP同比增长10.3%。两位数的GDP增速显示出我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三季度的数据虽然尚未出炉,但是专家们大多预计仍可保持在9.5%左右的增幅。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最新发布的9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8%,继上月反弹之后再次上扬,比上月上升2.1个百分点。这是自今年8月份结束三连降后的连续两个月回升。市场最为关注的先导指标——汽车和房地产销售数据,也在近期出现了反弹。8月进口同比增长35.2%,远高于7月22.74%的数据,仅次于3月的历史次高位。近期工业增加值、工业企业利润环比增速已经开始出现回升,经济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下滑后,已经见底企稳。
我们认为,先行指标PMI走高至关重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于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尤其是PMI走高的原因,得益于地方保障房建设的积极推进,以及厂商为落实节能减排政策,而进行的提前采购和生产。这符合政策调控要求,具有可持续性。
全球量化宽松政策升温
目前,美联储扩大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预期进一步升温。在宽松的资金环境中,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日本等政府纷纷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市场对全球流动性的预期不断向好,此前市场对我国乃至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速过于悲观的预期也由此获得修正。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再度执行宽松的货币注资,美元指数破位大幅下行。日本央行也意外降息及执行货币宽松计划。在全球超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下,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概率极小。
我们认为,在各国政府争相让本国货币贬值以及人民币升值呼声高涨的背景下,热钱开始大量流入。而加息将会导致热钱流入加速,因此,央行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很小。总体而言,宏观政策因素有利于提振四季度市场前景,机构对四季度的市场总体乐观。虽然全球流动性二次宽松能否催生出新一轮牛市尚待观察,但在全球定量宽松政策出现退出信号前,A股强势有望维持。
人民币缓慢升值成共识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10月15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6497元,连续突破6.66、6.65两道关口,这是人民币汇率连续第3个交易日突破重要关口。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一些发达国家对华贸易逆差原因是结构性和政策性因素,而非汇率问题,逼迫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不过,国内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民币升值趋势不会改变,只是中国一定要掌控住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一切以服务中国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实际上,自今年6月汇改重启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升值了约2.38%,其中仅9月的升值幅度就达到1.7%。而考虑到一些海外投行还预计年内这一升幅将到达5%,仅是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就不可避免会吸引大量国际热钱涌入中国。
我们认为,人民币缓慢升值预期,为A股提供了走慢牛行情的基础。本币升值历来是国际国内游资的避风港,只要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相关资产必然受到资金追捧,以何种方式升值更多只是快涨与慢牛的区别而已。我们还认为,缓慢升值与慢牛行情更符合投资者共识与管理层的愿望。
通胀升级有助资产重估整合
通胀与升值是一币两面,通胀反映的是对内币值,升值反映的对外币值。但真正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人民币的对内贬值(通胀)和对外升值同时存在。通胀与升值引发的一层含义是中国境内的资源品重估,通胀的重估意义在于对冲减值风险。煤炭、有色金属、土地、能源、金融牌照等资源性商品具有较好的对冲通胀的能力。
另一层含义是行业集中度提升,通胀会从成本和价格两个角度来挤压很多行业的产业结构。中小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在通胀环境下更受负面影响,因为其成本转移能力相对较弱,而大型企业在定价上有更多谈判力,成本结构也更容易抵御通胀,这会加速正常情况下所难以进行的产业整合。
我们认为,缓慢升值与温和通胀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共生现象。投资者应继续关注以煤炭、有色金属、土地、能源等为代表的资源品进行资产重估;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代表的金融资产进行估值修复;以央企、国企为代表的产业大整合。
十二五规划成新起点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举行,主要议程之一是讨论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一规划将决定中国经济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也将决定谁是A股市场未来5年的最大赢家。
在“十二五”规划中,最具风向标意义的无疑是战略新兴产业。国务院今年9月发布的公告中,已经明确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7个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外,由于国际形势需要,还将优先发展航天技术、海洋勘探和开发技术和高科技服务业。
从A股历史看,“十一五”期间,上证综指涨幅超过125%,其中证券、有色金属、医疗保健、电器设备、食品饮料、零售等5大行业的整体涨幅均超过400%。而“十二五”期间,最被看好的无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消费以及与城镇化同步进行区域发展。
总之,“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后复苏的起点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证券市场也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发展期,A股市场表现将好于“十一五”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