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之必要
夜读新浪博客,发现两篇好文,与咱博友相关。我们这些人每天都在玩文字,这两篇博文不可不读。《咬文嚼字》是一个很另类的刊物,以挑剔、挑刺为己任,而又不失和气,是教作文者“向善”的一本好刊物。而给它供稿的作者,多是一些特好较真儿的人,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通。这么一些人较起真来,往往弄得你没脾气。白纸黑字,一挑一个准儿。谁让你总犯错呢? 千年文字会说话。无论是拿作文当饭碗,还是拿作文当乐子,都是应该照规范的路子走的,不然就会惹误会、惹麻烦、惹官司,而有些人则因此丢了乌纱。比如某报一篇报道,错将国家领导人名字弄错一个字,校对没看出来,被咬文嚼字的读者看出来了,一个电话举报,你想辩解都没词儿。这事儿要多大有多大。结果,总编因此下岗。再比如某报一段小文摘,因为涉及民族风俗,伤了人家。结果闹起群体事件,几百人抬着棺材,打着旗幡,围攻报社,要责任编辑性命。诸如此类的案例从古之今举不胜举。 可见,许多时候,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结识的圈子里,就有那么一批热心人,专好挑刺,比如错别字、病句、人名、地名之误,包括广告中的词句等等,细致程度,让你想都想不到。有的人甚至将历年来挑出的错误编辑到一起,自费出书,送给编辑记者,以示警戒。我就认识那么一位老先生,专给报纸挑错。那工夫下得太大了。通常我们一期报纸,40多个版,文字容量怎么着也得40万字。你一天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不见得浏览全部。可这老先生,硬是能字字过目,找错纠错。老先生堪称奇人!这样的人学问太大了,不夸张地说,他的脑子就是一部《辞海》。 扯远了。还是请大家看《咬文嚼字》的这两篇博文。按说,它们刊于新浪网,都能看得到,在下转发,真嫌多此一举。不过,本意是想引起大家关注罢了。我觉得这两篇博文的有趣之处在于,例举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事,都是见怪不怪的现象,都是出口就溜的话。平时可能并不在意,经咬文嚼字这么一摆,这才拍脑门,乖乖,原来是这么回事呵!咬文嚼字还真是大有学问哩!另一层意思是想说,到年底了,咱们这些天天网上见面的朋友,是不是也该摆一摆龙门,列出几个“十大”之类的段子了。但有一点建议,就是不要千篇一律摆好儿。咱也互相“咬文嚼字”,如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