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ots
首页 战友名录 纪念馆 空六军史 战友活动 事业商务 战友博客 战友视频 战友相册 战友留言 保健养生 关于本站
雷达33团 空24师 空17师 炮2师         战友注册 网站规则 版权声明 操作提示
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 首页苹果嵌入版
请登录空六军战友网
全新的登录页面,方便在手机微信上登录
         
输入登录名:    
输入密码:  
    现在注册 
现在注册        
登录后可以发博文、评论、留言。试试看

 

作者: 黄新原 
部队: 炮2师   
部门: 4团高机连 
职别: 报话员 
   
显示通信录      个人资料
个人相册
致辞: 回到娘家了,向战友们致敬! 
所有篇目(共109篇)

标题:

那些大院那条街  

发表时间:

2012-8-3 23:53:25

更新时间: 

2012-8-7 22:00:00  更新者: 范建

关键词:

战友 北京  

  [这是对本篇第 4158 次阅读]

阅读评论
         单篇显示

 

 

 

那些大院那条街

 

黄新原

 

北京,从公主坟到玉泉路,约10公里。如今已经是长安街延长线,熙攘繁华,车水马龙。

然而50年代中后期,这条街却大不一样。以玉泉路为界,再往西,差不多是一片荒野。往西走的车,不是首钢(当时叫石景山钢铁厂)的卡车,就是骡马车。小学清明节过队日给烈士扫墓,从玉泉路到八宝山,走一脚土,觉得路特别长。而这十里长街上常走的车,大多是军车,因为街两旁排满了部队大院。

新中国建立,搞部队正规化建设,分出军种、兵种、各总部。它们的首脑机关差不多都在这条街上,尤其路南,从公主坟的空司、海司,到玉泉路的铁道兵司令部,鳞次栉比,一字排开。一路走来,除了五棵松的301医院,差不多隔一段就会看到一个有哨兵的大门,那时哨位没今天威严,哨兵身后,是个绿色的木头岗楼,以备避雨。整条街安静而神秘。

但生长在这些院子里的人们,却并不觉得神秘,尤其是孩子,对站着岗的大门毫无敬畏,也无须证件,站岗的叔叔认识他们每一个人。但有一点须记住,骑车到门口,必须下车,不然就会被呵斥。文革期间那么乱,多调皮的孩子都能自觉遵守这条规矩。

路上的小轿车,孩子们自小就认得,因为算下来没几种,吉姆最高级(吉斯比吉姆高级,但这条街上没有,到后来有了中国科技大学,有人看到过吉斯车,那是校长郭沫若的,他的那辆车据说是斯大林送的),其次是伏尔加,孩子们知道吉姆里坐的是两星或三星的伯伯,伏尔加里是一星的伯伯。再有就是华沙、胜利20。那时苏联和东欧车是主流,美国车孩子们都不屑一顾,认为它们不高级,因为解放后没进口过美国车,街上跑的都是解放前的旧车。军车牌子一直是天干打头,我记得我住的那个院子的车牌是5.36…”后面还有三位数。

“文革”中,人们认识了红旗车。这种车大致分两款,明显的标志是在前膀子两侧,有的镶着一面红旗,有的镶着三面红旗,一面红旗的是后出的,要高级些。坐车的大都是副总长或大区的司令员、政委。据说当时军委办事组的成员,都用红旗。我曾见过当时的总参谋长黄永胜的车,那是一辆加长的奔驰600(那时“奔驰”叫“本茨”),很威风。黄永胜从车上下来,披着棉大衣。

这条街上有两路公共汽车,38路,从西单到玉泉路,37路,从西单到石景山。这两路车困难时期因汽油缺乏,都曾顶着煤气包行驶。38路到西单,车票两毛五,很贵,我们经常逃票。文革开始后不久,就开始修地铁,整个把这条街开膛破肚,一直修了多年,1969年我们去上中学,自行车都要紧贴着大院的墙根儿骑。

自从有了王朔的小说和电视剧,就有了大院文化。其实这条街才是真正大院文化的发祥地。这些大院中,大都有操场,干部、战士早上要出操。三年困难时期,有的操场被开荒种上了菜,据说一位干部因饿得不行,晚上偷摘了个茄子吃,结果背了个处分。这些大院里有两座礼堂很著名,一座是总后礼堂,一座是解放军政治学院礼堂。三年困难时期,劳逸结合,礼堂几乎天天演电影。最早的歌剧《江姐》和《长征组歌》都曾在这里第一轮上演。文革中这两座礼堂成了斗黑帮的高级场所,我就曾钻进去看,台上挨斗的彭德怀、黄克诚、谭政、罗瑞卿、李聚奎等。那时年纪小,不像毛泽东、刘少奇有照片一眼能认出来,只是看他们脖子上打叉的牌子,才知道是谁。

文革中,就像《血色浪漫》中演的,经常在这条街上游荡着一群群大院子女,远看绿乎乎的一片。他们身上有种特殊的味道,电视剧里的钟跃民和张海洋演不出那种味道来。这些人成年以后自我评说:大院里食堂、澡堂、幼儿园、小学什么都有,这帮孩子都被圈傻了,个个都像生瓜蛋子,见人就瞪眼,找岔就动手,但和社会上的孩子一比,都缺心眼儿。这批当年的干部子女按今天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享受多少父母的特权,最多就是被送去当兵。军装穿上了,表现要靠自己,他们都知道,干活不能比工农子弟少,有危险得往上冲,不能给自己的老子丢脸,怎么也得入个党。如果混好了,穿着四个兜的军装,拿着23级的工资探家,那是最荣耀的事。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孩子,从剧情看,大都生于50年代末,在院子里都是小不点。真正文革闹得欢的时候,他们都还小,连跟大孩子玩的资格都没有,是《血色浪漫》的续集

按说这些大院的主体,是那些久经沙场的军队干部,但让近年的文学影视闹的,他们的孩子倒喧宾夺主了。人们已记不得爹妈,只记得有那么一群孩子。

 

  

评论(共 17 篇):

  评论者: 范建

发表时间:2012-8-7 22:00:00

新原,你的这类回忆,像是你的专利,无人能够取代.比如,你文中的吉姆吉斯车,军衔,级别,军中子弟的相通相与等.你是处处用心,加上博闻强记,无人能比。每看这些,就使我想起你的<五十年代>,亲切地好像就在眼前。处处都像过电影。要是你能把它整出个本子,那现在的荧幕将失色许多。类似的大院我也呆过,但没有你的厚重和发现。这种大院生活尽管不少人也有,但那种体悟和参解只有你有。因为你具备了他人所没有的素养和积淀。我是彻底的折服。尤其是你的自成一体的笔法,老到中见机趣,这在现在不多见,反正我喜欢。自我看到《五十年代》,也真是爱不释手,我原先根本没有想到。你真是深藏不露。应了那句真人不露相了。你是绝佳的人才,我私下想,那科大也真是有眼无珠了。愿你多写。有那么多人喜欢,多多益善的。握手。   

 

  评论者: 冯小红

发表时间:2012-8-7 19:15:59

新源大哥:是不是得谢谢我?!
这是我在咱院QQ群上看到的。建群的是你文中所说的"没资格和你们玩"的小不点们。现在这群已发展到二、三百人,"大孩子"们开始相继入群。那張照片是你们同学之一发的。因是八十年代的照片,离定格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有些差别,但照片下注释的名字却"如雷灌耳"。如永远是我们合唱团领唱的王丽丽,能闹得全院鸡飞狗跳的你身旁那位仁兄。
QQ群号我随后会发至你的邮箱,如愿意申请入群便是。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8-7 17:21:19

小红,十分惊讶看到这张照片,记得这好象是八十年代初的一次聚会后的合影,那次聚会并没有吃饭(那时还没这种习惯),是在赵继(张军)家,然后就出来照相了,这大概是三十年来大家星散归来后人数最多的一次同届聚会。我自己都没有这张照片,也不知道有这张照片的存在。很想知道它的出处。谢谢你带来的惊喜。   

 

  评论者: 徐忠民

发表时间:2012-8-6 9:33:45

随着形势的变迁一切都在发生变化-----   

 

  评论者: 冯小红

发表时间:2012-8-6 8:39:16

  标题: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
 

  评论者: 黄新原

发表时间:2012-8-5 19:59:56

感谢战友们的光临。

这些大院曾经生长着成千上百的那一代孩子,如今再回到那里,已是风流云散,太多的同龄朋友不知所踪,偶然有一次聚会,也是只鳞片羽,难求完碧。有时走在院子的路上,想着竟如广陵一曲,散在云中,飘渺无形,原来几十年已经过去,再难追回。

   

 

  评论者: 解昌仁

发表时间:2012-8-5 11:08:31

    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环境,特定的人、事,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写出来,才能较准确的还原真实。   

 

  评论者: 魏燕燕

发表时间:2012-8-4 22:14:25

  新原哥,那些大院那些孩儿,那条街,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了,我在那条街上走了几十年,闭着眼睛都知道哪是哪,如今大院还在,孩们都老了,说说大院里的事仍然觉得很亲切!   

 

  评论者: 王进乐

发表时间:2012-8-4 21:53:52

“那些大院那条街”,如今,大院变了,那条街也变了。只有儿时的记忆不能变。

又是拍电视剧的题材。   

 

  评论者: 蔡国富

发表时间:2012-8-4 17:35:31

那个年代部队的高级干部不象现在,他们的子女没有沾到父母亲们的光。现在可不不同了......   

 

  评论者: 袁玛瑙

发表时间:2012-8-4 15:21:59

  现在一些反映过去年代的影视,想再现真实的历史确实不易.就年轻演员而言,他(她)并没有剧中人物的那种类似经历和生活体验.   

 

  评论者: 谢力

发表时间:2012-8-4 14:20:53

“部队大院”是指在文革前由军队高级干部子女们聚居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父辈的豪气和霸气,有着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娇气和傲气,还有着见多识广的才气和灵气。文革中也随着父辈们的命运有了不同的转折,多数人进入部队成为将门虎子,少数人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而变得一事无成。
  这个题材的剧不是一般人能演好的,比较好的是姜文导演的《阳关灿烂的日子》和叶京导演的《梦开始的地方》。如今这个群体不存在了,因为那个带着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过去了,那个环境没有了,那批孩子也成了爷爷和奶奶,那片土壤也被播撒了新的种子。但是在大院那块土壤中长成的树依然还有着那里的色彩。
回首悲怆的往事,梦已开始……   怀恋往日的真情,我心依旧……,这也许是“部队大院”们的心境吧。   

 

  评论者: 徐同联

发表时间:2012-8-4 9:16:24

我八零年前都在机场住,大部分都是农村。部队大院的孩子们上的是乡镇的学校,接触的是农村孩子,受的教育是艰苦朴素、向农民学习。不要惹事、要为部队争光。电影上的部队大院的孩子,不知写的是哪里的孩子,哪里的大院。   

 

  评论者: 郑丰丰

发表时间:2012-8-4 8:39:11

《那些大院那条街》可以拍个电视剧啊!
“但让近年的文学影视闹的,他们的孩子倒喧宾夺主了。人们已记不得爹妈,只记得有那么一群孩子”。——我个人认为大院大多数的孩子,不但文笔好,阅历、视野、思维、能力,都属上乘值得一写!如果再不写“这群孩子”,下一代连“孩子”都不记得了。   

 

  评论者: 梁世忠

发表时间:2012-8-4 6:22:42

脉络清晰,情景真切,文风朴素,颇见功力。   

 

  评论者: 苗全芝

发表时间:2012-8-4 5:59:26

神秘的部队大院!部队大院的孩子始终都有一段别人无法揣测的生活!   

 

  评论者: 范建

发表时间:2012-8-4 0:33:22

是不是这个时代就成了喧宾夺主的时代?不仅是儿子夺了老子,还有丑夺了美,恶取代了善,假代了真.原先的主角都成了配角.而不起眼了却成了腕。电视剧的表现只是一例。   

 
   

共 17  篇,第1/1页

Bottom
浏览时间:2024-11-23 6:11:31
Copyright © 2006 - 2024    空六军战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6060571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