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校军衔
黄新原
在空六军网上,看到不少有大校军衔的战友,如付站长、郭参谋长、常参谋,还有燕燕。由此想到那些开国的大校。
1955年授衔时,有一个重要概念,叫做“编制军衔”,这是一种理论“基准”:只要是军长,“编制军衔”就是中将。但据当时一些老人回忆,因评衔条件掌握极严,普遍存在实授军衔低于编制军衔现象,当时全军所有在职的军长、政委中,只有几个人被授予中将;师长的“编制军衔”是少将,而当时大多数师长、政委被授予大校。
从1952年开始,军衔制定工作启动。总干部部当时与苏联专家酝酿的方案中没有大校,从上校直接蹦到少将,但后我们否定了苏联的主张,设了大校一级。按当时的规定,授予大校军衔的多为1952年前的正师职干部,也有相当一部分抗战时期入伍的准军职和副军职干部,还有一部分红军时期入伍的副师职干部。全军首次被授予大校军衔的不足1300人,仅为少将人数的1.6倍,可见那时大校的授衔条件相当严格。然而,不想当将军的军人是没有的,大校离将军只一步之遥,所以在这一级别的干部中不少人终生抱憾。何况这些大校中确有不少人既是当将军的材料,也是当将军的职务,只是因为《条例》精神和掌握尺度问题而与将军失之交臂。而且当时在职的军长、政委中,竟也有2人被授予大校;在副军职和准军职军官中,有56人授大校(2人授上校);从一些当时授大校的人的履历看,其中大都有辉煌经历和赫赫战功。这也是1960年后由大校晋升少将有554人之多的原因。但大多数大校因1965年军衔制的取消和1988年军衔制恢复时年事已高,除极个别的,都与将军梦无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