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军委向全国发出了1968年征兵命令,可惜我的家乡——福建省龙岩县一个地处闽西的小县城,却刚刚经历了一场腥风血雨的两派武装冲突。据老人讲,龙岩的1967年“12.14“武斗是自龙岩建县以来,剧烈程度最高,双方参战人数最多,双方死伤人数也是最多的一次“内战”,他谱写了龙岩历史上最沉重,最残酷、最剧烈、最血腥,也最震撼人心的一页。武斗双方围绕着龙岩城的争斗,打了七天七夜,岩城经历了一次腥风血雨的洗礼。当68年征兵令下达后,1月份接兵部队也入驻岩城。听到这一喜讯,对于我这位回乡参加生产的老三届知识青年来讲,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终身的愿望,也是我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投身军营的梦想。于是在1968年1月我便毅然报名参军,经过体检、政审,很快2月15日我便接到入伍通知书。将这一特大喜讯尽快地告知父母亲。可是,父母听到这一消息却不是感到高兴,而是充满着忧伤和担心。作为严父的爸爸,因是经历了解放前参加过魏金水(原福建省省长,闽西人)等老一辈人革命家的活动,在土改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无形中在两派斗争中参加了保卫魏金水、邱锦才(原龙岩地委副专员)的新字派,参加原公社的武装西陂连,离开家乡去了隔壁的永定县。母亲马上将大儿子我要参军的消息托人转告给他,父亲听到儿子要参军连夜从永定走路回到了家乡(由于两派武斗,县里的班车早就不通),而龙岩城是红字派占领,从对立两派中进入另一派占领地方,是充满着很大的风险,我记得父亲连夜赶回家乡,在我的脑海里曾经有过二次。一次是1960年我上初中前,有一次因为饥饿吃不饱,吃了榆树叶做的杂粮,而引起肚子疼的在地上打滚,当时父亲由公社抽调去修白沙公社到万安公社的公路。作为领队,驻点在万安公社,离城里有70公里的山路,也是听到我一生病,连夜从万安赶回城里,记得到家敲门时,天已放亮,听到后窗上有喊叫声,才知道是父亲连夜走山路回来。万安被戏称为龙岩的“西伯利亚”,山高路险,还有许多的原始森林。那时山上植被保护较好,山上不但有山猪豺狼,还有知名的华南虎,一人在山中走夜路那是要冒多大的风险。再一次就是这一次听到我参军合格的消息,又是连夜从永定县赶路回来与我见面。
很快,从接到批准入伍通知书,到大队送兵,公社集中离开龙岩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我们西陂大洋村一共有10位合格青年被批准参军入伍,也是我们公社12个大队中参军人数最多的大队,同时也是开创了我们村一次参军入伍人数最多的先例,至今这个记录仍然没有被打破。
3月23日在县武装部集中,发了新的军装与棉被,当晚我们500多位新战友便一起住到了县武装部临时集中地点——龙岩附小的教室里。23日吃过晚饭后,我们步行到县人民电影院,召开了欢送会,到午夜时后,医务人员还对我们进行了入伍前最后一次抽血验血工作。第二天的下午,我们便登上接兵的闷罐车,开始了参军的征程。
第二天,等我们醒来时,军车已离开福建,来到了江西省的鹰潭火车站。由于鹰潭是个大站,我们从早上一直等到快中午时才出发,江西省的同志怕我们这些新兵想家,特地组织了当地文艺团体,为我们演唱了具有江西特色的文艺节目,我记得最清楚最感人的节目,有江西民歌“请喝一杯井岗茶”,那委婉动听的歌声和着江西妹子轻盈的舞姿,冲淡了我们这些刚离家、想家的新兵蛋子”。由于工作需要,我们的老乡战友,有50多个人就鹰潭就下车。被分配到驻地在鹰潭的福州军区空军通讯团和汽车团,而我们大多数新兵,被分配到空军航空兵第24师,来到了当时的24师驻地——江西向塘和樟树驻地,一小部分还被分配到雷达18团工作。由于我们到部队时,已先有湖北武昌和河南商丘的战友先期到达部队,同时连队基层老兵已先我们到达时已光荣退伍。所以,我们在师部大礼堂集中发完领章,帽微后便直接被连队(中队)领回去了。那时24师部和雷达18团驻地在南昌的高坊,而向塘基地(副师级编制)驻地在丁坊。而我们通讯营和通讯二连驻守在丁坊营区大门前的一大片空地上。我有幸同新兵连的司务长一块来到向塘基地通信二连工作,开始了我新的战斗生活。
这真是:立志参军成梦想,终身卫国保空防;从此跟定共产党,海枯石烂志如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