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拼刺刀”!
血与火的洗礼——援越抗美碎片拼图(7)
常绪潼
高炮“拼刺刀”!高炮怎能拼刺刀?当然能,我给您说说援越抗美作战中“钉子阵地”上的高炮连和敌机“拼刺刀”的事。
高炮部队射击是在敌机方向、高低、距离三个参数不断变化下平稳跟踪,然后经过一系列计算求取提前点位置,火炮向提前点射击,使炮弹与敌机在提前点会合,达到杀伤敌机的目的。指挥仪跟踪敌机时,三个参数变化是否平稳是射击准确度的关键。“钉子阵地”就是在敌机来袭航路上埋伏火炮阵地,使目标来袭时直行离近,在方向上基本不动,这样减少了一个变量,使指挥仪计算程序简化、计算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火炮射击精度。这种阵地在入越作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重创了美军,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它象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大家都叫他“钉子阵地”。钉子阵地有着独特的优势,也取得了辉煌战果。但它也冒着巨大的风险。因为对敌机来说高炮阵地和轰炸目标在同一条直线上,不需要改变飞行参数就可直接攻击高炮阵地。而高炮连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就好像是战场上的肉搏战,枪对枪,炮对炮,刺刀对刺刀。所以“钉子阵地”这个名称,既体现着它的价值,更体现着一种风骨、一种气概,一种毫不畏惧的亮剑精神,也包含着我们心中一种由衷的敬意。
配属我们6团的东海舰队高炮独立6营1连不愧是英雄的连队。他们在钉子阵地上用鲜血和生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一代年轻军人无所畏惧、敢于亮剑的精神,谱写了一首新的英雄赞歌。
1967年8月4日上午,美军2架F4侦察机对我防区进行战前侦察飞行。下午34架轰炸机就对我防区进行了轰炸攻击。战后判断,这次敌机是报复性的攻击,轰炸目标主要是高炮阵地。很多连队受到子母弹的攻击。战斗打得十分惨烈。镇守“钉子阵地”的641(配属我团的东海舰队独立高炮6营1连的代号)遭到了多架敌机的疯狂轮番攻击,全连在李杰连长的指挥下,朝着投弹的敌机猛烈射击,当看到敌机投下的炸弹朝自己阵地落下时,没有人慌张,而是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射向这架敌机,几乎和炸弹落到阵地的同时,这架敌机被打得空中开花。轰轰两声巨响,2 枚气浪弹在一炮和三 炮之间爆炸,接着又有2 枚气浪弹在阵地入口处和山坡下的油机旁爆炸。气浪弹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使阵地霎时间变成一片火海,火炮的炮管被炸变形,战士们身上的衣服、皮带被炸弹的冲击波吹掉、烧毁,许多人被掀起的泥土埋住。但是山崩地裂方显英雄本色,641没有屈服,剩下的三门火炮仍然喷吐着愤怒的火焰,坚持着战斗。他们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狠狠打击敌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几架敌机冒着浓烟拖着沉重的翅膀挣扎着逃离防区,越来越低……终于有2架敌机一头栽进了远方的原始森林,两朵蘑菇云一样的浓烟冲天而起。
野战医院救护队的人员火速赶到641阵地展开了战场救护。一些伤员伤口还在流血,一些伤员已经流血过多,如不及时抢救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谁都明白,时间就是生命。但是很多伤员拒绝施救,而让救护人员先救别人,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把死亡的危险留给自己。被抬上担架的伤员死死拽住身旁的物体不愿离开阵地,不愿离开牺牲的战友。他们高声朗诵着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用以鼓励其他的伤员。救护队的人员用双手扒出被掩体掩埋的伤员,流着泪为他们止血、包扎,嘴对嘴地进行人工呼吸。他们的十指都被石块磨破了淌着血,可他们并不知道是自己的血还是战友的血。对战友深深的爱激发出男女救护队员们超乎常人的勇气和力量!一个女救护队员兜着一条白色床单,她已经泪流满面,抽泣着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在阵地上寻找捡拾着烈士们的尸块……
当大家扒开被厚厚的泥土覆盖着的炮3 班掩体时,只见班长郭正祥仍像活着的一样紧握着指挥旗,指向敌机来袭方向;一炮手王永明虽然已经牺牲,仍双手紧握方向机,一只脚踩着击发板;陈玉飞两手紧紧抱着一夹炮弹,仍有微弱气息,战友们呼喊他的名字,他用最后的力气喃喃地说“共—产—党—员”四个字就停止了呼吸;茅张贵正托着一夹炮弹,同志们把他抬上救护车时,他用微弱的声音对指导员张耀宗说:“指导员!我没有给中国军队丢脸,要报仇!”到野战医院就停止了呼吸;六炮手张安仍有意识,不断张嘴说着什么,但没有人能听到他的声音,经全力抢救终因伤势过重6天后在野战医院停止了呼吸。当时有不少越南老百姓主动前来帮助抢救,看着惨烈的现场无不泪流满面。
时间过去近半个世纪了,在援越抗美战场上,在“钉子阵地”上这种高炮拼刺刀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这天的战斗有16名战友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来不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却用鲜血续写了我军的光辉历史;家乡的水把他们哺育成正要开放的鲜红的花蕾,他们却毫不吝啬的将自己的艳丽献给了越南人民,装点着异国的山河。写到这里,我想起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曾饱含感情的赞美我们的战士:“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年轻的名字:
任厚丰 刘启朝 张文球 姜士林
秦福明 郑新志 王永明 谢 平
王里如 郭正祥 邱训章 赵陶气
陈玉飞 茅张贵 倪振华 张 安
(附图为我45年前作战当天的日记部分)
|